山课
——唐山学院大学生鲁家峪社会实践随记
葛昌秋 文/图
那山起起伏伏;
那山莽莽苍苍;
那山安安静静;
那山神神密密……
当鲁家峪的山被蜿蜒的山路牵住,让座座亮丽的农家小院猫定的时候,那片深绿便成了山村的底色。大树成荫,小树成林,满山遍野都是迷人的山色。
鲁家峪地处遵化市西南,三面环山,是丰润、玉田、遵化三地交界处,有九沟十八峪之称。当年因先人们从山东而来,故得此名。1927年村成立了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热辽的根据地,也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成为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是冀东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李运昌、洪麟阁、包森、焦若愚、张明远、陈群、李楚离、刘诚光等抗日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
在这片并不广袤的土地上,却有着广阔的天地。每一道山沟的每一棵大树,每一座山梁的每一个洞穴,每一个村子的每一条街道,都有八路军走过的足迹,都能讲述一个个抗战的故事。一张抗战遗址图,犹如人体的穴位一样,密密麻麻遍布山村,记述了烽火硝烟中的传奇历史。
鲁家峪,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精神的力量,平静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她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冀东的延安!”“革命的圣地!”也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更是人民心中永远的“根据地!”
安雅丽是唐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已过不惑之年,家在北峪。她从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的,是纯粹的鲁家峪人,对村里的一切非常熟悉,提起安家村里人都知道。那辆二八自行车驮着她的童年、少年,直到走出山村去省会读大学、上研究生。而回鲁家峪,她却早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7月9日,她又回到村子。
但这次不是她一个人,而是一个车队。当8辆小轿车浩浩荡荡地走在山村的路上,一时成了风景。村里人看了觉得挺新鲜,都说雅丽出嫁的时候也没有这个排场。
这回她是带大学生来搞社会实践的,而驾车的司机们都是她的同事,是社会实践的“志愿者”。马院的老师要一起陪她走进山村,上一堂“山课”,与大学生们一起亲身感受从教室到户外,从书本到社会,从都市到自然,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变化,以悟得大思政课的新方法,再次感受青春的赤热真情。因为,他们也年轻,都怀有梦想!
鲁家峪的大山,不仅是一本丰厚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一本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记事本。
在这个夏天,那座山写下了崭新的一页。段段文字和张张照片,记录了社会实践的坚实脚步,解读了“山课”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① 三人守望
出门见山,抬头看山,走路踏山。当把自己所有的期盼都融化在山中,那就是“守望”。而守望却是一种在寂寞中的坚持,是为信仰而默默付出的行动。
鲁家峪有三个“守望者”。
他,就是一本“活字典”。
虽然没有标注页码,也没有印张价码,但确实是鲁家峪的“正版书”,已经“出版”了70年。当过兵,又干了3 6年村支书的刘超,把鲁家峪的所有信息都在大脑中注册,心里装满了故事。
他的父亲是从鲁家峪走出去的军人,他丈人张俊金是从烈士井爬出来的幸存者,曾在沈阳审判日本战犯铃木启久的法庭上作证。“他后背上的刀伤,触目惊心,永远难忘!那是日本鬼子的罪证!”刘超说这也是他坚守的动力。
现在刘超有了新职务,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馆长。尽管是个又操心又义务的事儿,他却十分上心,每天戴上党徽,全天候全身心投入,浑身迸发出独有的激情和热忱。“我惦记着那些无名烈士,那都是为咱们打江山的人啊!”他那双黑又亮的眼睛里有了异样。刘超的腿脚有伤,但每一步走的都挺扎实。
“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小鬼子7次围剿鲁家峪,3次放火,烧杀抢掠奸无恶不做,铃木启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鲁家峪惨案”,杀害军民1200多人,烧毁民房4000多间。刘超讲鲁家峪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讲烈士井、讲烈士洞、讲李友章刀劈鬼子、讲翁婿共赴雷区、讲李荣成的气节、讲周文彬在杨家铺、讲百姓救伤员、讲盘山腰带山……回回都是既有史料详实的现场感,又有通俗易懂的带入感。
一个多小时的讲述,吸引住学生们目不转睛,几次红了眼眶。尽管天气炎热,大家却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记下每一个英烈的名字和感人的故事。在他不宽阔的后背上,让人感到了精神的力量,在他不高大形象里,看到了大山的风骨。
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里和“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纪念碑”下,刘超给大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鲁家峪村民住的分散,涉及的范围挺大,但再大也“大”不过李自亚脚步,走不出他的心里。因为,他把鲁家峪的版图嵌在了生命里,就是现实版原装的“导航仪”。不管你从哪里来,凡是有关抗战的事,只要有李自亚在,你就“无往不胜”。
74岁的李自亚曾是老师,后来是地北头镇文化站的干部。他觉得文化不能“站”,而是要传,更要干!所以,他那辆充电的小三马就没闲过,他称之为“宝马”。特别是对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他的眼镜后面总有计谋。这些年他走遍了鲁家峪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家家户户,平时不论是在村里还是路上,总有人打招呼。一句句家乡话,道出了不尽的情义。
说起来李自亚也是“根红苗正”的一代,他父亲和二叔都是烈士,母亲是妇救会主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母亲不仅撑起了“半边天”,还成为姐妹们的带头人。“我干的这点儿,比起年纪人来不值一提!”说这话时他轻轻晃动着脑袋。
李自亚说话干脆,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染过的头发依旧牢靠,而笑容却很年轻,纯情中带着不服老的劲儿。正是这如山的魅力,让他成为“红色宣传的形象大使”,从遵化城里到鲁家峪来回穿梭,把赤诚和热爱尽情绽放在时光里。
共产党为啥?前辈们图啥?百姓们求啥?李自亚用行动进行诠释。他重复千万遍也从不厌倦,而且随叫随到。“答案好说、好听,但做就必须下功夫!”
于是,他在城里组织了小剧团,创作推出的评剧作品非常受大众欢迎,还在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展演。他说:“人生这出戏没有彩排,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雅丽是李自亚的学生,雅丽的父亲是李自亚的同学,雅丽的姑姑是李自亚的同行。转圈儿的关系,互联的情感,让全村人都有了亲情,觉得到哪儿都是一家人,为过日子营造了和谐的环境。雅丽的爷爷是抗日时期的老党员,还是北峪村第二任党支部书记。她打小儿就生活在红色故事中,耳濡目染地把那些老人老事儿老地儿都留在了记忆中。
《救国报》社旧址就在她家的房后,穿过两边长满红果树、核桃树、柿子树的缓坡路,大约走365步就到了报社的小院,这里已经是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时候她到这院来挺惊奇:“这屋里怎么没人住啊!”那时对这三间茅草房没有更多的理解。后来熟悉了,了解了先辈们那段战斗的艰辛岁月。再后来就是敬重!每次回来都到这儿打卡,总想着做些什么。
她翻阅历史资料,按老人们所说,在老家寻访抗战亲历者,上门与《救国报》有关的老人座谈,让他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亲手而为。与杨思禄将军一起战斗的老兵;跟着大人送过《救国报》的儿童;参与冀东抗战的长辈;走出鲁家峪的老冀东……从老家到遵化,从唐山到石家庄,雅丽不断努力做录音采访,在历史和现实间耕耘,在乡情和乡土里镕铸。她说:“出大学门又进大学门,由学习者到讲授者,角色转换的最大感受就是‘责任’。”她用忠诚换收获,现在一本十几万字的《鲁家峪口述实录》已经初步整理成册。
为老区存史,为后人留声。安雅丽甘做鲁家峪历史的“刻录机”。
面对大学生,她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声,不论风雨声,读书声,还是脚步声,只有跟随时代,不负韶华才是心声,那也是大山的脉博声。
三个人的守望,源于信仰;缘于热爱;圆于梦想!
他们是鲁家峪精神的传承者,也是弘扬者,更是坚守者。他们守望的是民族的脊梁,是未来的希望!
② 百年“火种”
没了战火,没了枪声,平平安安几十年,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老少几代人,新旧两重天。当心灵的田园植下红色的火种,那便有了生命的方向和力量。
在刚进村不远的马路北侧,走过一条胡同再拐个弯儿,就是一座普通的农家院。那门脸儿和宅院已不在年轻,但它比主人张申还青春。“老人家已经一百岁了,他是鲁家峪唯一健在的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刘超介绍说。
坐在凳子上的张申,清瘦羸弱,弓着腰仰脸瞅着门口。听说有大学生和老师来看他,老人挺开心,两只干巴巴的大手鼓起掌来。老人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也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但凭着举手宣誓的信念,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面对社会的变化,他都没忘初心,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与全村10 2名党员一道发挥着先锋作用。
一百年了,他见证了鲁家峪的每一道年轮。如今眼睛已经坏了一个,耳朵的听力差了,腿脚也不给力了,但他心里特别明白,共产党是干啥的,他入党是为了啥。“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此时老人信心十足。他把那枚“光荣在党50年”的奖章视为珍宝,时常拿出来“欣赏”,“这是我一辈子的光荣!”他跟孩子们说。
现在,老人在儿女们的精心照料下,享受着天伦之乐。村里也常派人到家里看望他,让他感受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当老人在纪念封上签名的时候,显得非常认真,“不能写歪喽。” 他说这如同做人做事。
其实,老人心中有一盏灯,那是“信仰”的明灯,一直照着他前行的道路。而他犹如一颗百年的“火种”,传递给后人,将共产党人的宗旨,植在这座山中,种在这片土地上,留在百姓日子里!
离张申家不远,94岁的张俊普身板儿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常拎着马扎到街头跟乡邻聊天。
张家当年的条件不错,日子过得挺殷实。因此,他们成了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的房东。住在百姓家里,八路军不论官兵,都跟老乡们如同一家人。睡在大炕上,吃着一锅饭,喝着一井水,从来不讲特殊,更不扰民。村民们知道他们是为百姓打天下,也想方设法筹集粮食、果菜副食、把自家的好东西都留给他们。妇救会组织做军鞋,缝补军装,确保部队的供给。“那时候村里倾其所有,一切都为了子弟兵!”
“我对李大哥印象很深,他是李司令的大儿子,来鲁家峪时住在我家,我们打过交道。”张俊普说起过去记忆犹新。后来,他成为儿童团团员,冒着危险去送信。“那时也没交通工具,洋车子、毛驴子也不趁,就靠俩脚走,渴了饿了都忍着,完成任务才中!”老人家津津乐道。这些事情儿孙们也都熟知,因为这是家里的荣耀。“保家卫国是大事,必须尽心尽力!”老人的孙子张超说,他在唐山市里工作,这天回家来看爷爷。
张家前后几层房的大院子里,停放着汽车、农用车和各种农机具,一侧是养猪场。家里种的养的,地上树上的品种不少,日子越过越好。“有机会我们还当房东!”张家人笑着表态。
“民兵是胜利之本”,老房东、堡垒户与党支部、救国会、报国队、儿童团,都是战胜日本鬼子的重要力量。而“军民鱼水情”,不仅战争年代需要,和平建设中更需要。由此想到新时代的党群、干群关系,深刻领悟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
因为,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堡垒户”!
在去北峪的路上,经过鲁家峪中学。前些天到学校走访,看到楼内墙上有鲁家峪抗战史的展示,静静地仔细读完,心里不再平静。当年老区人民不畏险阻,克服困难,怀着无限忠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一切,因此留芳百世。
那张《鲁家峪抗日根据地遗址分布示意图》,让人过目难忘。禁不住一遍遍查看前辈们的印迹,用心聆听青山中的足音,寻找一个个青春的面孔,辨析陌生鲜活的生命影子……给时间一个交待,给心灵一个慰藉,更重要的是留给孩子们,他们是传承人。
走了一段崎岖的山路,来到大化墓。大化名叫刘新国,他曾任丰玉遵联合县的区长,为开创鲁家峪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到湖南工作,但一直心系家乡的建设。他非常热爱鲁家峪,这里是他战斗过的地方,是他的战友和乡亲们长眠的地方。病逝后按其遗嘱,他归葬于此。当大学生们听了他的故事,才懂得了啥叫“这片热土”,什么是“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而在对面的山坡上,高大的山体上是另一番景象。那是一座综合型的现代化养殖场,不仅成为鲁家峪老区经济建设的典型,还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好项目,有广泛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个大山中的场景,一下吸引了京津的客户,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巧的是,老板是雅丽老师的同学。多年不见,各自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作用,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
人们常说: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但底色绝不是说岀来的,而是干岀来的。因为优质的底色不仅要有底气,还要志气,更要有骨气。
③ “三头”行动
到鲁家峪看山,抬眼望去,是绵延不断。到近前欣赏,满目巍峨挺拔。当置身其中,只有慨叹无我。走进深山老林里,就怕迷失方向。如果心中有罗盘,就敢大胆前行,再看看脚下的路,即可“头头”是道,又可事事有理。
上庙在北峪的山上,庙很小也没人看护。但“鲁家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块石碑却依然耸立。李运昌、李中权、杨思禄的名字镌刻在碑上,他们当年为此而呼吁奔波。
去上庙山路难走啊!
那条羊肠小道儿坑坑洼洼,石碴遍布,一不小心就滑倒。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而且是前人披荆斩棘、踏平坎坷闯的。李自亚走在前面当向导,学生和老师们后面紧随。爬坡躬身,迈步缓行,大口喘气,遮阳歇脚。此时,烈日暴晒,没荫没凉,如蒸桑拿,汗流浃背。山间清静无比,甚至山风都在避暑歇工,好像是老天对师生开设的一次“大烤”。大家寻思着:就这样的道儿,又这么远,也没风景,咱们为啥来上庙?
拐了几道弯儿,40分钟后,终于到了目的地。抹了一把汗,李自亚开始讲“山头一课”。
原来在小房子的后面,有一个洞口,下边的地下室就是《救国报》的印刷厂。怎么采购物资设备,怎么收稿印刷,怎么送出,怎么发行……重要的是如何保证安全!这个不起眼儿的弹丸之地却蕴藏着大秘密。“那时候的人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在一起,抗日就是最大的责任,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李自亚脸上淌下的是汗,也是泪。
试想,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心里没有百姓,没有顽强的毅力和超乎寻常的精神支撑,我们的抗战怎能取得胜利!所以,人的一生一定要选择好方向!
大学生们听得入神,盯着密室那块地儿默不作声,恨不得马上下去一探究竟,想知道前辈的当年。
最后,师生们摸摸石碑,极目山外,回到村里。
鲁家峪的那条街不长,是一条南北贯穿村子的大道,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大车小辆四时都有。如果赶上大集,街头便成了购物交易的场所,到时土特产品和生活日用品摆满一趟街。乡亲们在挑选所需物品时,也常常会会老友,见见伙伴儿。
鲁家峪的街,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孕育乡村故事的“名街”,是乡亲们心中的向往地,是村里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当46张宣传画摆放在街中间,一下就吸引了老乡们,即刻成了“焦点”。“这是谁画的?咋儿这好啊!快说说这是啥意思?”说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除了党员干部外,许多人都是从电视和广播中听说过,具体是什么内容也不太清楚。第一批纳入“精神谱系”的共有“46种伟大精神”,由此,唐山学院艺术系的大学生们创作了宣传画。
在街头搞宣讲,学生们很热情,一下有了用武之地,搬着画框就进入了角色。
所讲的内容,大学生们都有准备。几位作者身有体会,在几十天中,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创作,贺怡明老师在艺术上指导,专业上把关,使他们收获很大。一段时间里,学生们进入了“冥思苦想、废寝忘食”的境界,查找相关资料后,再融合自己的理解,把内心深处的情感一笔笔表达出来。一张画有的修改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老师看了都心疼。“这是最打动我们的一次命题创作!”学生们认为。
马院和团委的老师们从历史与现实暨政治上审定把关,集中研讨看画“挑刺儿”,把每张图都“研究”到家,从服装、武器、场景、人物、表情、事件等细节上“过筛子”。“这不仅是学生的专业作品,也是他们的思政作品。”老师觉得这回是学生们的“主动行为”,非常自觉到位。这种作法在全国大学中开了先河。
在现场,学生们讲抗战精神、延安精神、井岗山精神、老区精神和抗震精神,老乡们听了非常兴奋:“这说的就是咱们鲁家峪,说的就是唐山啊!忒好!”
“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实践学。百姓认知,社会认可,专业认证。这才是大学生求知成才的根本所在。”看到学生们有了获得感,马院院长李菁挺欣慰。
因为,只有社会和人民颁发的“合格证”,才最有价值和含金量! “街头”这堂课上得值!
晚上,学生们盘腿围坐在老乡家的大炕上,安雅丽和李自亚跟大家开聊,唠唠家常磕儿,说说心里话。开始了“炕头一课”。
在中国的北方,大炕是最普遍、最实用的生活设施。其也叫火炕,不仅能休息睡觉,还能接友待客,只要坐在一起,心里觉得就挺近乎。当大锅大灶和火炕烟囱连起来,那就有了人间烟火的味道,描绘出民间风俗景象,告诉人们这就是庄户人家的生活。
大炕平整且有硬度,没有海棉垫的柔软,也没有席梦思的弹力,躺在炕上或许不舒服,但那却是人世间最美的“温度计”。如果你知道了大炕的热度,就了解了民间的温度,就能知晓了百姓的冷暖,你心里就装上了百姓,跟百姓就没了距离和陌生。炕头的话儿,没有虚情假意,直通人民的心里。一盘大炕,承载的绝不只是生活。
有人坐惯了沙发、转椅,却不习惯上炕盘腿。老师提醒说啥叫入乡随俗,怎么才能融入生活。面对集体的时候,就要有“一盘棋”的意识。知道自己的短板,就要想办法弥补。此时个性无所谓,关键是普通性。
聊到鲁家峪的今昔,李自亚说,咱们看看现在的“吃、穿、用,住、行、娱。过去与现在天壤之别。前辈们打江山为啥?他们又享受了啥?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为什么“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那是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听到这话,学生们也挺动情。
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生活变化,城市发展脚步,谈自己的感受。过去在课堂上听的都挺理性和概念化,好多事都不能深刻领会,为了考试只能死记硬背,现在经过所见所闻再去思考,就有了答案。学生们第一次上这样的“炕头课”,一下就有了共鸣,觉得十分难得,“到啥时候也不能脱离了生活。”
先听后问再解答。安老师给学生们留了“思考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④ 风展旗红
旗帜就是象征和引领,是人的灵魂和精神的凝聚,也是忠诚和情感的表达。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中国人昂首阔步挺起了腰杆,面对艰难困苦就有了主心骨儿。在这面旗帜下,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一个又一奇迹。
“为了这面旗帜,无数先烈献出了生命!”在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纪念碑下,大学生和老师们列队三鞠躬,以崇高的礼仪,致敬英烈,缅怀英烈。刘超介绍了建碑的经过和意义,讲解了碑文及背后的历史和英雄人物。他指着纪念碑后说:“那是无名烈士墓!”
一块黑色的长方大理石上,镌刻着“无名烈士之墓” 6个金色大字,在两旁翠柏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这都是当年牺牲在鲁家峪的抗日战士,因来不及了解姓名和家乡地址,就掩埋在这片土地上。
“无名”,多么沉重的标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论何时何地何民族,人们对姓名都极其重视,那是家族延续和家风传承的生命符号。一个人当生命完结后,渐渐被家人和朋友们淡忘,姓名也从文字记忆中消失,他就成了真正的“逝者”。而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此时的“无名”,就是有名,而且永远留在了大地上,融化在大山里,写在了历史上。
所以,鲁家峪的山,有无数来自各地姓氏的英名,是座受人敬仰的“百姓”名山!
师生们轻轻地走到那块黑色的大理石边上,慢慢地俯下身子,用新布擦拭着无名英雄碑,为烈士抚去岁月的尘灰,每个人神情凝重。这一刻,仿佛一个个战士集结在这里,时刻都在等待着冲锋的军号!汗水和泪水撒在翠柏间,点击青春的梦想。而墓碑是青春的参照,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和现实,也映照着时代的心灵。“我们懂得了青春的价值!”学生跟老师轻声说道。
“这么多年了,还有人不远千里来寻亲,接烈士回家。见到家属后,我心里不安,总有愧疚感,觉得对不起人家!”刘超说庄北还有一片无名烈士墓地。
干事业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继有人才是希望。寻找“鲁家峪的娃”,说说他们在干啥。大学生们拿出一张打印的大照片,在街上请老乡们辨认。
照片上一群兴高采烈的孩子们,正欢快地向前奔跑。天真烂漫的笑声一下从眼睛传到耳朵里,告诉人们鲁家峪的娃过着幸福生活。
1999年秋,为了纪念《唐山劳动日报》创刊60周年,报社准备编辑出版《辉煌60年》画册,策划人和编辑来到鲁家峪采访,在鲁家峪小学拍摄了这张照片。
“这个是马晓娇!”
“你认不出来?他是你发小儿!”
“这人不是嫁到外地了吗?”
转眼就是25年,当时的孩子们也快奔40岁了,谁还守着小时候不动,老在家原地踏步。这些年村子变化挺大,人员变动挺多。有考上大学留在外地的,有外出打工的,还有搞经营办厂子的,也有土里刨食折腾水果山货的,一些姑娘嫁人到了婆家。虽然各自条件不同,但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挺好,孩子们更是幸福,比照片上的强多了。
摆摊儿的大妈、办超市的大姐、开大车的小哥、当老师的小妹,你一言我一语,在阵阵欢笑声中跟大学生们说着村里的那些事儿。
鲁家峪盛产红果、核桃、柿子、栗子、桃和梨,每到秋天,山上山下红红火火,到处都是风景。那磨盘柿更是名声在外,不仅好看好吃还好听,一句“柿柿如意”就成了无差别的“通行证”,谁见了都点赞。
老区人观念不老。但老区建设不能老等,更不能靠老要,应该靠老干。走出去闯天下,留下来“打天下”,全面振兴必将“打出”一片新天地。
听到这话,大学生和老师们一起鼓掌!
夏天,山村的早晨最惬意。
第二天师生们起的挺早,山里清新的空气有些醉人。如果深吸几口,再长呼一下,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再伸伸胳膊踢踢腿,那就是乐不思蜀的境地了。
去烈士洞升国旗,大家觉得新奇,都急着去。
村路不宽,车须慢行。李自亚开着他的“宝码”前面引路。到了山脚下,因坡陡只能步行。下车后热浪汹涌,带水防晒系鞋带,大家心里嘀咕:还有多远?
当看到去烈士洞的路标,师生们早已蒸透了,气喘吁吁挥汗如雨。尽管没说出口,脸上也有了说明:“太累了!”好在进山的路是刚修的,一拐弯儿就看到了旗杆。“那就是烈士洞。”李自亚老师指着说。
烈士洞在东峪鸡冠山的半山腰上,原来叫狐仙洞,曾是八路军养伤、存放物品的场所。1942年4月16日,日寇再次扫荡,100多名日伪军在此安营扎寨,包围困守洞口。5天里,敌人用放毒瓦斯,炸药和地雷炸等惨无人道的手段,杀害我军民95人,其中72人是八路军伤病员和干部。“可恨的日本鬼子,又欠下鲁家峪人民一笔血债!”解放后,为了纪念死难烈士,政府在此立碑,并称之为“烈士洞”。
说完李老师登上山坡,拔掉杂草,踩着酸枣棵子,跟李菁和大学生准备升国旗。
师生们一起打开手机,把音量放大,随之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大山中唱响。仰望升起的五星红旗,大家激动不已,眼里闪烁着挚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面国旗与天安门广场、奥运赛场、祖国边疆的国旗一样,是我们心中的旗帜,也是烈士们为之奋斗的旗帜。
“在这里升旗感觉是跟先烈倾诉,告诉他们共和国的今天有我们!”唐山学院的师生又独树一帜,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课上开了先河。
走出山间回望,万绿丛中有一点红,那是飘动的五星红旗。学生们心动了,一下没了倦意!
⑤ “址”在心里
在鲁家峪的大小村落,抗战留下的痕迹四处可见,一张抗日根据地遗址示意图标注的清清楚楚,其中三个著名的地方倍受人关注。因为年久日长,尽管没了当年的风貌,但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上坡下坡拐弯抹角,过了一个个门口,在一棵大核桃树前停下,走进一条“胡同”式的小道去寻遗址。站在山坡上,隔墙看院子里的西北角。“这就是冀东军分区无线电区队当年的所在地。”李自亚开始介绍有关的情况。
这里杂草丛生,泥石满地,里面还有一个山洞。如果没人述说它的前世,就没人能看出它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曾经的艰苦岁月。就是那些人,在工作和生活都很不方便的环境里,不分昼夜的坚守,在简单、重复的节奏中,收发中央的指示、上级的声音、前线的消息,将根据地与党中央和前方紧紧连在一起。他们随前方的胜利而快乐,也为挫折而痛苦。为了隐避和安全,收发信息分别在不同山上,相互之间的联络联系需要不断往来,但他们风雨无阻,每一次都保证完成任务。在看不见的电波里,有无数信念在传播,有不尽的青春力量。
电波没有痕迹,但却能牵动千军万马,信息是生命力也是战斗力!
在民族生死存亡面前,我们绝不当亡国奴!每个中国人,每个战士,不分年龄,不分岗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一切听党招唤,目标只有一个: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百姓打江山,在这个小小的山坳里,有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时间能把一切慢慢消磨,但在历史和后人的心里,却永远有不可磨灭的记忆。
大学生们盯着遗址,目不转睛地倾听,仔细观察。他们认识到:抗战的坚持坚守、尽职尽责就是最好的冲锋!
《救国报》社旧址,是一座农家小院。
三间普通的农舍,房间不大。前后院用石块砌成的院墙,简朴平凡中留下过去的时光,院子里几棵柿子树、花椒树长得挺壮。西屋的炕中间,老炕桌上摆放着粉红的桌牌,“原《救国报》社工作用过的桌子”。墙上有马宗周、顾宁、傅惠轩、吕光四位烈士的名字。
194 1年1月1日,《救国报》在遵化芦各寨创刊。开始虽然只是8开两版的周报,但一出版就犹如一把火炬,成为一面旗帜,为冀热辽抗日战争送上了精神力量。油灯油纸油印机,钢板铁笔桔杆笔,思想的火花在发黄的草纸上跳跃成思想的威力。
没有儿女情长,没有私心杂念。星月相伴的凌晨,合衣而卧的小憇,不眠之夜的哈欠,老槐树下的讨论会,东山坡上的日光浴,救国报人把信念和职责融入文字里,牢牢掌控着舆论阵地,成为党的坚强喉舌。准确传递百姓的心声,积极宣传前线的胜利,不断扩大根据地的影响,把笔杆子变成了枪杆子,每篇文章都激发昂扬的斗志,吹响嘹亮的号角。
一张张《救国报》威震敌胆,成了敌人心头之恨。为之呕心沥血的新闻战士们,却以生命书写了青春。在他们心中没有署名,没有评奖,没有编制,没有功利,心中只有抗日!一切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展现出高尚的品德!
从创办到成长,《救国报》在共和国的新闻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随着抗战的进展和根据地的形势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救国报》曾经历了《冀热辽日报》《长城日报》《冀东日报》《新唐山日报》几次改刊。1949年8月1日,《唐山劳动日报》正式创刊,把奋斗写进历史,用忠诚描绘未来。
现在,那领老炕席下,尘封了一个个遥远的梦想。那棵百年老柿树,纵横的斑纹裂变成一个个方块字,每时每刻都在印制着革命老区鲁家峪的“新报”。
鲁家峪,唐山新闻界的初心地!
《救国报》社旧址,唐山新闻工作者的“祖宅”!
当一颗红五星镶嵌在了山村,鲁家峪就是红星闪耀的地方。那颗红星好有引力啊!她凝聚了无数军民的颗颗红心,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上,走出了艰苦卓绝的道路,画出了一道彪炳千秋的轨迹。
从《救国报》社旧址西行不远往北,就是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原址,现在是鲁北峪村委会所在地。大门口两侧写着大红色的标语:发扬老区精神 振兴老区经济。
这里早已听不到了慷慨激昂的特色方言,早已不见了进进出出的粗布衣裳,早已没有了持枪荷弹的青春背影。墙上的作战图、手摇的电话机、桌上的粗瓷碗、炕头的老马灯……都成了历史。
但是,司令部的“形象”还在,影响力还在,威严依旧。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军分区司令部是核心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抗战的指挥部。司令员李运昌在此领导开展抗日游击战,十几年中运筹帷幄,指挥了一次次战役,成为了传奇人物。冀东的八路军由游击战发展到运动战、攻坚战,部队逐渐壮大,培养了一批抗日名将,令日伪军闻风丧胆。
毛主席曾赞誉:“全国解放没有冀东不行,冀东没有李运昌不行。”
李运昌和战友们为新中国建立贡献了青春年华,实现了人生的理想。他对鲁家峪怀有深厚的感情,一直惦念着老区的建设,也没忘记老区人民,他把鲁家峪当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据地”。
在原址品“原汁原味”,心中一定要有数!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读懂几个词:信念、党性、纪律、团结,明白听党指挥,跟党前进的时代意义。只有牢记使命,克服私心杂念,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因为,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有战斗力,就没有凝聚力,更没有执行力!
⑥ “人证物证”
在传统习俗中,示证明事,以证寓理。睹物思人,以物寄情。有了见识,就有了思考。大学生心里装了杆秤,教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课堂在哪儿?谁是老师?马院有了思政课专家库,大思政课示物矩阵。
凌晨3点多,刘超开着那辆农用三轮车,直奔村南头的果树地。给果树浇水要排队,不然就得落后。前些年他当村支书的时候,村里极度缺水,这事惊动了县、市领导。村里开始打井,可11眼几百米深的井都没见水。经过几次堪查,又打了8眼深井,刘超终于解决了水的问题,全村4200亩土地不在“渴望”。一位老领导称赞刘超是“能想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
说到这儿,刘超抹了把汗说:“老百姓的事儿都是大事儿!”一双沾满泥巴的高腰水靴旁边,一条尼龙水管从泵房钻进了果树林里。“忙活一季,收获一时。不干就没有好果子!”刘超一指身后好红果树,一组组青绿的红果热热闹闹挂满了枝头,待到秋风摇曳时,个个红颜笑绿丛。李菁和买洪涛仔细端详着红果,想着刘超和李自亚挎着红果筐到学校讲课事儿。
洪涛是马院的副院长,从入职就专注思政教育。在教学中结合实践,马院设立了思政教育专家库,将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有识之士都吸纳入库,成为学生大思政课的资源。再结合课程和课本内容,以生动活泼接地气的方式,拓展思政课的思路,深掘思政课的时代意义。
当李菁和买洪涛把大红时聘书郑重的颁给刘超,刘超在欣喜中感触挺多:“在田间地头接聘书,我没想到。面对这片土地,我们唯有尽职尽责,把老区精神的种子,播种在大学生的心田里!”大红的聘书,在一片果树林里,非常鲜艳夺目。
同样,没有仪式,没有讲话,没有表态,在街头的众目睽睽之下,李自亚面带笑容接过了大红聘书,他说极其看重这种信任和荣誉。大学生们挺兴奋,老师们也非常欢迎,把掌声送给了“李老师”。而地头街头的聘任,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犹如一缕清风,吹进了老区和校园,带来无限的清爽。
到基层去,向人民学,扎扎实实了解生活,才能切切实实有的放矢。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是青年人成长的必修课。
在百岁老党员张申的家里,当看到一盏小油灯,大学生们都觉得挺新鲜,不知是干啥用的。一只白色的小搪瓷茶缸里,嵌着一只深棕色的小玻璃瓶,小瓶盖上有一条小油捻,这便是日常用的小油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大人做营生,孩子识汉字,就是这点点光亮,伴随着一家人,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小油灯点燃了百姓的希望,照亮了苦辣酸甜的日子。老人们说,心中若有灯火,道路一片光明。
而张俊普老人拿出了一个小锡酒壶:“这也是个老物件了”。当年他父亲用过,也曾想请李运昌和八路军喝酒,可李司令说等到把小鬼子赶出中国之后,咱们庆胜利的时候再喝!老人说那时候绝没有吃喝玩乐,把一点点经费都用在刀刃上,关键是管住了嘴。而有的全是官兵一致,军民团结,同甘共苦,争取胜利。“这酒壶爷爷保存了八十多年了,挺有纪念意义。”张超手把酒壶,跟李菁说着“壶中”的“内含”。其中不仅有日月乾坤,更有万代江山。
当李自亚拎着马灯来到学生面前,老人有些激动,因为这盏马灯曾经是他母亲拎过的,他说:“我觉的很重,这马灯永远亮在我心里!”
他母亲1937年入党,是村妇救会的主任。当时她带领姐妹们做军鞋、补军衣、筹军粮,每天都忙个不停。一旦有了伤病员,家家户户都是病房,妇女们人人是护士,个个都成了拥军支前模范。山村的夜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山路崎岖坎坷行走艰难。看她起早贪黑非常不便,李运昌特意批给她一盏马灯。
这位英雄的妇救会主任,拎着这盏马灯,走进村村户户,从夜晚走向黎明,为抗日的胜利不惜奉献一切。“这盏灯成了我思念母亲的纪念物,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李自亚把它保存在家里,珍藏在心里!
晚上李自亚跟老师们聊天时,得知学校要以“示物矩阵”的方式进行大思政课教学,他心里充满了矛盾,夜里翻来覆去一直睡不着。凌晨四点多,他就把这件“宝贝”找出来收拾好了。然后,端详了许久。他思绪万千,回想父母和老一辈人,在这片土地上为国家、为民族的战斗历程,这盏灯如同一盏心灯,在人生的路上照亮了脚下,引领着方向!
最后,他跟爱人说:“咱们把马灯送给学校吧!常让孩子们看看,到课堂上更有价值!”老人眼里转着泪,心里说着“真舍不得呀!”
大学生和老师们见此肃然起敬,情不自禁地鼓掌致意。在他们的的见证下,李菁接过了小油灯、锡酒壶和老马灯。这不仅是思政课的“示物”,有前辈的情感。更是历史的文物,有时代的精神。
老人们的心意不言自明,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师生们带上米、面、油等慰问品,向几位老人致谢的时候,家人们说老人现在啥也不缺,吃穿不愁,都在安享晚年。
“他们不就是为了咱们的今天嘛!”大学生耳语。
⑦ 重温真情
住进老乡家,吃上一锅饭,点然小油灯,就是一家人。每当来了队伍,号房号饭是大事。乡亲们纷纷行动,找房子弄吃的,想方设法安顿好子弟兵。这种作风在老区扎了根,不断延续。
“那也是光荣!”
当时谁家被号房号饭了,全家都觉得脸上有光。“号”是有号召和号令的意思,能成为“房东”,说明这家在政治上可靠,生活条件不错,而且人性人缘好。当年的八路军到了村里,想办法不打扰百姓,啥事都为乡亲们着想。老乡们不仅不怕麻烦,还专找“麻烦”。腾最好的房子,拿最好的被窝,做最好吃的饭菜。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对子弟兵的关心和支持溢于言表。“见了他们总觉得格外亲!让他们攒足了劲儿,就等于我们上战场!”这是大家的共识。
“老房东”成为老区人的代表。“老房东式”的服务,不仅是时代的标志,也是老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无论是大雨倾盆,还是大雪纷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人民与军队的情缘历久弥坚。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兵拉练、知青下乡、干部下村蹲点的时候,这场景又一一重现,把老区人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当听说大学生和老师们要来鲁家峪搞社会实践,安姥姥就开始忙活了。她先把自家的两间正房腾好,又收拾好西厢房。然后联系在外的本家兄弟,把他家东屋安排岀来,西院的大爷家也倒出一间大房子。安姥姥的“号房”,一下惊动了老安家的哥儿几个。
她捯出里表三新的行李,找出新床单、新枕巾,在院子里晾晒,再铺好炕整理好被窝。老人带着儿媳妇检查灯泡亮不亮,调试了空调和电风扇。
然后,抱来柴火,给大炕烧了一灶火,为的是去去潮气,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
去鲁家峪的是一个团队,怎么去?
如果租一辆中巴车,在山区行走很不方便。到了村里借三码子或自行车去各实践点,问了村里具体情况也不现实,中巴闲等着还需交费,又增加了开支。从唐山骑自行车到村里,师生们必须租或借自行车,而且长距离骑行师生身体素质不一,人多不好管理,特别是到了山区坡道上骑车很不安全。
这时有老师想到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故事。
1956年暑假,北京二中4个高二女生组成了“勇敢者小队”,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从北京徒步到张家口怀来县南山堡村,寻访董存瑞烈士的故乡,听英雄的父亲讲述董存瑞的成长经历和舍身炸碉堡事迹。几个小姑娘没坐车没搭车,正赶上天气不好,她们冒雨翻越八达岭长城,一直走了四天,才到了董存瑞的家乡,见到英雄的父母和妹妹。她们写了《访问董存瑞的故乡》和诗歌《给董存瑞的妹妹》,刊登在《北京日报》上。
大家听了挺有感触,都认为应该多跟学生们聊聊这事儿。这是学生还未动,老师先上课。
徒步,长征,驴车,骡马,锻炼……这回不仅时间不允许,时代背景也变化了,应当与时俱进。
李菁说:“老师也去,开车带着学生们一起搞暑期研学,可行吗?有问题吗?”一番沟通后,他和洪涛商定马院老师自驾车去鲁家峪。唐山学院历史上第一个“暑期社会实践教师志愿者车队”诞生。
不一会儿,群里就有了回音:“我可以去!”“没有困难!”“保证到位”……一统计就有9辆车了。“咱们8辆就行。”洪涛和雅丽马上安排好具体事项,还从朋友那里借来几部对讲机。
当头车、中车和尾车定好后,打开对讲机,车队就从学校直奔鲁家峪。
一说大学生要来鲁家峪,李自亚比老师还着急。他得知实践活动的具体行程后,马上安排好自己手头儿的事情,掐着时间从遵化市里赶回了老家。
李自亚忙啊,好多事都身不由己。但对老家鲁家峪的红色文化宣传,他当成了头等大事,凡是涉及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他随叫随到。这位74岁的老人,如缠满了红丝线梭子,从城里到故乡穿行,他跟刘超共同编织着鲁家峪的老区梦。
头一天,他参加完市里的活动,叫上老伴儿做好准备,老两口结伴而行再回老宅。坐在长途班车上,如同进了桑拿室,大汗出的没了规矩,从头到脚全通透了,这让他挺开心。可儿子李想却有些担心,特意赶回来为老人保驾护航,“上岁数了,天气又热,又这么急匆匆的,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李想一直电话“跟踪”父母。
一进家,老两口就开始收拾房间,把两个屋里的床上用品都换了新的,屋里屋外打扫了一遍,李自亚还没专门检查了洗漱用品和卫生间。看到院子里的树上,一个个的李子已经熟了,他老伴儿说:“这给孩子们留着吧,让他们尝个新鲜!”
晚上,李自亚开着“宝马”接来几个男老师,他也成了“老房东”。那小三马的车灯,在山村的夜色中非常明亮,让人看清了东西南北,走对大道小路。“这比马灯亮多了!”到了家里,他跟老师们打开话匣子,又聊出几个新鲜的话题。
⑧本色味道
根在哪儿,本是啥,种什么……一方水土有不尽的营养,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乡音中的乡情,乡俗中乡恋,正是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才孕育出真挚的人民情怀,感知生活的味道,品出大山的性格。
雅丽想得很周到,她列出了学生们一日三餐的安排,把食谱菜单发给大家。有人点赞说:“鲁家峪社会实践大饭店开业大吉!安家菜谱安家饭,安家安家大家安!”她特别强调了要吃野菜馅大包子、菜饽饽。
野菜是啥味道?为啥吃野菜?是生活条件不好吗?学生们满脑子疑惑。
野菜跟家家户户都熟悉,它是山村农家饭的标配。在山村沟沟壑壑坡坡岭岭,各种野菜随处可见。就是这些最常见的普通植物,甚至是最不贵重的东西,却是百姓最亲近的高档食物。不论是战火纷飞的艰难日子,还是瓜菜带的特殊时期,野菜都是充饥补养的美味佳肴。
现在生活好了,野菜渐渐疏远了餐桌,仿佛变成遥远的记忆,在人们的视野里成了模糊的概念,城里的孩子们更是“相见不相识”。
其实,野菜里有一种纯真朴实、天然绿色的清香味,还有顽强不屈、昂扬向上的浓重感,更有血雨腥风、岁月无常的苦涩情。
山村的野菜不止长在山野间,农家院的房前屋后到处都有。人揪菜聚群长得热闹,大大小小一招呼就一片。这都被安姥姥看在眼里,纳入了她的採收“包围圈儿”。清晨,她叫上儿媳妇在山坡上,跟一棵棵人揪菜见面,如採茶般用心,把最细嫩的尖儿和叶子都“揪”进了筐里。洗干净焯一下,再跺成馅儿,之后就成了大包子,再后来就成了大家的口中物,味道好营养丰富。
拌黄瓜、炒豆角、焖茄子、烙盒子,大米粥、咸鸭蛋、丝瓜汤……从小菜园到大餐桌,不一定都是大鱼大肉,但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滋味儿。在根据地农家饭的菜谱里,说的正是全面振兴的事儿。
一顿农家饭,香味总不散。飘在山里,留在心里。初识鲁家峪,大学生们没了生疏感,如同回家,被亲情和温馨簇拥着。
为了让大学生们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田园乐趣,老师们很用心。他们说着村里和课堂的不同,告诉学生要学会观察事物,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思考中寻找答案。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是一种思维能力,而解决问题就是一种智慧能力。遇事在惯常和逆向中比较,才能有不同的收获。
看到田间的玉米,了解了每一棵庄稼从种到收的过程,想着吃到嘴里的感觉和享受快乐的方式。再到学校食堂所见,节约粮食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己的具体行动,道德修养重在自己作为。
一顿饭的新鲜样儿,带出一堆新鲜事儿。
因为村里的玉米还未成熟,吃煮玉米就成了想象。但那天中午,当热气腾腾喷香喷香的老玉米端到桌上,学生们一阵惊喜,立马激发了嘴里的味觉行动。
这几十个老玉米是从唐山带来的。
原来知道鲁家峪的情况后,老师们心里也装了件事儿,想办法让学生们尝到“农村味道”。临行前的头一天,一位老师在街口看到了卖玉米的。于是,他自费挑了30个,拎着就往学校走。没想到他太小看了这些玉米棒子,觉得没多少重量。但路远无轻载,走了两公里的距离,勒得两只手都没了知觉,歇了几回才到了学校。老师们看了也挺感动,他说还是缺乏锻练啊!
为了学生一切付出都值得,那是桃李芬芳明天。
当真进了李子园,站在李子树下的时候,大学生们顿时目不暇接。
早晨的空气新鲜,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看着大大小小、红的绿的饱满诱人的李子,绝不是垂涎欲滴能形容的样子。硕果累累、丰收有望、仓箱可期……许多成语一股脑儿都蹦岀来。一缕阳光斜射进来,绿叶镶边,果实增色,马上描绘出了“李子园里李子树,李子树上李子美”乡间景色。
李子园的主人姓李,叫志明。今年已经7 6岁了,老人干练爽快,家乡话说的既实在,又生动传神。他曾是村里的治保主任,虽然早已不在职了,但“当下国家还给我补助。”他觉得这辈子值了,尽管只在小山村里,也没做什么大事儿,但国家没忘记为国家干事儿的人!人们常说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只要你努力付出了,人生这本账上就有数。
现在老李除了过着踏踏实实的小康日子,就是到果园里再发挥余热,眼下是把李子都推销出去。“基本完成任务啦!”老人一摘旅游帽一笑说。
拿来纸箱,老人教大学生们摘李子。先看个儿再看成熟程度,色泽是关键。把住树枝,看好下手,一摘一个准。然后轻拿轻放,装箱装车。行行有门道,事事讲技巧。啥叫言传身教,啥是示范引领,地头上所做就是答案。
老人把几箱李子搬上车,送到了安姥姥家,让学生和老师们品尝。拿起来咬一口,满嘴淌甜汁。大家举着李子,赞不绝口。
鲁家峪有810户人家,像老李这样的果农专业户几乎都是,每年的水果产量惊人,仅优质红果就有500多万斤,可创收1000多万。水果已成为老区经济的支柱,同时种植养植和各类企业也因地制宜发展。一年复一年,老区人就是在春夏秋冬往复循环中,一代代寻找挥汗时的快乐,在振兴的路上过着幸福的日子。
⑨感恩有我
一个人也许不成功,但必须要成长。人生虽然是个过程,但感恩却是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懂得感恩给你生命的人,教你知识的人,为你引路的人,关键时刻帮你的人……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一路阳光。
“建优秀的团队,做优秀的自己,写优秀的文章。在政治上、身体上、业务上保证‘安全’,这是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老师既强调纪律,又语重心长。
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唐山学院有好传统。5月之初,学校马院、团委、艺术系等几个部门联合商定实践活动,由马院葛教授负责全程策划,他拟出大思政课的创新方案:三个老乡一堂课、三头(山头、街头、炕头)听一课、三址讲一课、三物教一课、两证邀一课、总结分享上大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认知,达到全方位收获的目的。因此,提出了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团队建设要求。
听到去鲁家峪的消息,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但给老区人民带什么?于是,他们请葛教授策划,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创作成宣传画,到鲁家峪街头宣讲。在贺怡明老师的带领指导下,经艺术系的学生的努力,46种精神的宣传画如期完成。成为社会实践的一大特色,在全国有示范意义。
7月5日,买洪涛、安雅丽和葛教授三位老师专程到鲁家峪,就社会实践活动到相关场所、鲁家峪中学和老人的家里了解情况,就讲课内容,参观走访的地点和人物,吃、住、行等具体事项与刘超、李自亚两位老师商量确定。回来后向领导汇报,然后又与鲁家峪几次电话沟通才敲定。
再翻课本和教案,老师们结合课堂教学,又拟出《鲁家峪十问》:看乡村,看了什么?听民声,听了什么?学历史,学了什么?拍景色,拍了什么?吃美食 ,吃了什么?读政策,读了什么?说经历,说了什么?写感受,写了什么?想未来,想了什么?做栋梁,做了什么?
老师们真是尽职尽责,挺上心又挺操心!
从鲁家峪回来,大学生们列队,深深向老师鞠躬致谢!感念师恩!感恩时代!
校园到山村,路并不遥远,因为有了开始。
山村到校园,人并不生疏,因为有了相知。
从相见时的握手,到离别时的挥手,陌生被熟悉融化了。长者的道道皱纹,就是垄垄田畦,此时已撒下青春的种子。
难忘的鲁家峪,有我们青春的足迹。
从旗帜下的招手,到山坡上的携手,陌路被同道覆盖了。年轻的双双眼睛,就是扇扇窗户,此时已记下历史的容颜。
可爱的鲁家峪,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一次寻访,一生友谊!
一次实践,一生受益!
大学生们思索《鲁家峪十问》,老师们思考“大山中的解答”。
“鲁家峪人民对党和八路军有十分深厚的感情,为革命无私奉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
这里的人民,无论是男女老幼,在抗战的烽火中,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这段话名垂青史!
所以,刘超、李自亚还在为鲁家峪的红色文化传承奔波,而且老当益壮乐此不疲。他们没宽阔的后背,却有宽阔的胸襟,大学生们感到了精神的力量。他们没高大的身躯,却有高大的形象,大学生们看到了长者的风范!
而在安姥姥家里,如同到了自己家。住住大炕、掀掀大锅、坐坐蒲墩、唠唠家常,在小菜园里看风景,品尝了刚摘的黄瓜和李子的味道,再次体会到了老区纯朴的民风,那是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
当学生们跟安姥姥拥抱的时候,这位和蔼慈祥的白发老人,在不习惯中感到了年轻人的敬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也是社会实践课的内容。一个人要始终记得感谢父母!感谢长辈!感谢坎坷中助力你的人!那也是生命里的“初心意识”。
“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对你最好的人!”这是必须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作业。
是啊!人生还有许多“作业”。但留“作业”的不止是老师,还有家庭和社会,而判“作业”的却是道德良心和人性正义。
在鲁家峪感受敬老,是大学生们的又一收获。
到了百岁老党员张申家里,一进屋正赶上他儿子给老人洗脸,准备刮胡子、理发。老人家坐在炕边的凳子上,享受着亲情和孝心的温馨时刻。
张申有8个儿女,兄弟姐妹轮流照顾他,平时家里不断人。在张家老人就是“头号工程”,出工出钱出物,不争不吵,儿媳妇和姑爷有“同等效力”。因为尽孝不分彼此和姓氏性别。老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家以孝为本。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说担当和理想。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却是说责任和境界。试想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他还能对别人好吗!所以,不孝之人不可成器,更不能为伍。
另一位老人张俊普的家,过的也是欢乐祥和的日子。平时他有家人陪伴守护,儿孙满堂膝下承欢,传递着张氏好家风。老人打拼一辈子图啥,还不是为国为家为社会!所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不仅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培养家国情怀的行动。
对“家风建设”,大学生们印象很深。2023年9月2日,唐山学院开学,新生不仅拿着录取通知书进校,而且“带着家风”报到。在马院老师的策划下,把家风、校训、城市精神、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思政课做了开创性的实践,堪称全国首例,被国家各大媒体推介,家风建设已经成为唐山学院的品牌。
今年学校不仅延续了“带家风”的做法,还带动了唐山十二高中,他们也让新生“带着家风”报到,使大思政课建设逐渐做到“一体化”。老师和家长们有了新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期待,这是崭新的一课。
一次有创意的“山课”,牵动了许多人。在炎炎夏日一路升温,山上山下热火朝天,师生们激情澎湃。
没写教案,却把目的洋洋洒洒写在了山中。
没有板书,却把奋进真真切切留在了路上。
没有时限,却把学习分分秒秒记在了田间。
没有测评,却把优秀公公正正定在了心里。
实践出真知,求知能立业。因为在实践中积累,才能在总结中进步。激发内心的斗志,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分析事物,从不同角度比较判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必有创新。老师讲解到。
胡鑫是马院的青年教师,从上大学到读博士,他听说和亲历了很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今年他不仅是“教师志愿者”,还是参加实践者。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服务学生和听讲学习并举,他觉得“双重身份”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性,这对他结合实际搞教学很有帮助。“教学相长,寓教于乐,我有新认识和新收获!”
从鲁家峪回来后,学生们的言谈举止悄悄有了“变化”,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跟父母的电话多了,在校内骑车减速,脖子上的饰物没了,头发恢复成原色……放假了也没闲着。他们写出总结、编辑照片、制做视频,给老师发来自己的感受。雅丽更忙,假期里还专门到学校,就鲁家峪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疏理。她在微信群里跟学生们交流,就“感受”谈感受,提出建议,逐字逐句把关。还把活动的情况写了新闻稿,在省级媒体宣传。
开学第一课讲啥内容,怎么为新生做示范,向他们提示什么……
李菁跟雅丽和老师们又有了新的想法,策划开学后社会实践的分享、展示、交流会。让每个学生、每位老师都成为“主角儿”,充分理解和讲述了各自的不同收获。同时把在鲁家峪街头展示的“46种精神”宣传画,再严细化修改后,举办展览并推向社会,相应举措一一有了计划。令人高兴的是,到时候还要请来刘超、李自亚两位老师,再上一堂大思政课,让学生们悟懂感恩谁,拥护谁,跟定谁!
从开始到结束,从结束到开始。当再次扯起“走读革命老区 厚植爱国情怀”的红条幅,大家又重温了“爱国主义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不舍中沉淀出足迹里的分量,弥散着对大山的不尽情丝。
如果把历史、现实、未来“三竖”联在一起,用信念、理想、奋斗做底气的一横,那就是“山”字,一座屹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中国山。
如果把家庭、学校、社会“三竖”联在一起,用党和国家、用人民和事业做依靠,那也是“山”字,一座
矗立在中华文明史册上的时代大山。
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远眺鲁家峪的大山,山已不再朦胧。
起伏中有山的魂魄;
莽苍中有山的风骨;
平静中有山的性格;
神密中有山的情感。
但不论山多么巍峨妩媚,多么雄奇险峻,都见证着那句“山高人为峰”的至理名言。
这个夏天,鲁家峪大山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大学生心田里。
雅丽说:“明年还来!”
鲁家峪的“山课”,没有下课铃……
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和教师名单
大学生成员:
王梦瑶 李霖桉 耿乐洋 何 璐 周艾冰
曹雨梦 李亚宁 郭心悦 潘 琪 苏旭峥
教师志愿者:
李 菁 买洪涛 安雅丽 孙宝庆 栾建国
韩晓贺 李会松 张 洋 刘 琪 佟敏育
李金政 贺怡明 胡 鑫 葛昌秋
特邀指导教师:
刘 超 李自亚
主办单位:
唐山学院马 院
唐山学院团 委
唐山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