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南方庄,有一家承载着时代记忆的老铺子丰宝斋。自创立至今,始终坚守着 “以诚待人,以信立业” 的初心,专注于明清家具回收,尤其在黄花梨、小叶紫檀、老红木等珍稀材质家具的收藏与流转中,成为业内公认的 “老家具守护者”。
从事老家具行当,眼力是基础,良心是根本。丰宝斋的鉴定团队里,既有师从故宫博物院木器专家的老师傅,也有科班出身的文物修复专业人才。去年深秋,一位姓王的老先生带着一对清代黄花梨圈椅来到店里,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物件,儿女们嫌占地方,想换些现钱给孙子办婚事。
老师傅戴上老花镜,先是用手摩挲着椅圈的包浆,又仔细查看榫卯结构,最后拿出放大镜研究木纹里的 “鬼脸”。“您这对椅子是清中期的苏作,木料用的是海南西部的老料,就是扶手处后来修过,不影响整体价值。” 一番细致讲解后,给出的报价比老先生咨询过的另外两家高出近两成。“丰宝斋收家具,看的是木料的年份和工艺,不是欺负您不懂行。” 老先生拿着现金,临走时反复念叨:“还是老铺子实在!”
这样的故事,在丰宝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丰宝斋从不玩 “漫天压价再抬价” 的套路,所有报价都基于材质鉴定、年代考证、保存状况等客观因素,当场给出价格明细,让卖家明明白白交易。
丰宝斋的老掌柜常说:“收老家具就像交朋友,你对它真心,它才会给你回报。” 曾记得,有位藏家将一批小叶紫檀家具抵押在店里,约定一年后赎回。没想到到期时恰逢市场动荡,藏家资金周转不开,主动提出要低价变卖。当时的掌柜却坚持:“说好是抵押,就不能趁人之危。” 不仅免收了延期的利息,还帮着联系了靠谱的买家,让藏家既保住了宝贝,又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丰宝斋依然延续着老规矩:凡是经丰宝斋回收的家具,都会登记详细信息,建立档案;若卖家日后想回购,只要物件还在,丰宝斋绝不随意加价。这种 “买卖不成仁义在” 的做法,让许多客户成了回头客,有的甚至祖孙三代都认准丰宝斋。
如果您家里有闲置的黄花梨、小叶紫檀或老红木家具,不妨带到丰宝斋来坐坐,丰宝斋也可以上门回收。丰宝斋提供免费鉴定服务,哪怕您只是想了解家具的来历,老师傅们也乐意倾囊相授。无论您是想变现周转,还是希望为老物件找个好归宿,丰宝斋都能给出最公道的方案。
毕竟,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老家具,不仅是木料和工艺的结合,更藏着一个家庭的记忆。让它们在懂行人手里继续传承,才是对时光最好的尊重。
北京丰宝斋,就在这里等您带着您的老家具,带着您的故事,丰宝斋泡好茶,等您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