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培养美育意识是塑造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

2020-12-31
来源: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可谓达到空前高度,对学校及社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特别是学校这个培育国家未来的主战场,更是把书画、国学礼仪等纳入常规教学考核。现本人就关于美术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发表几点拙见与认识,希望抛砖引玉,共同商和榷。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方向路径、目标任务,也对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美育的历史渊源综述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一种传授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的教育形式,以丰富的直观性使心灵在感受形式、领悟意义和体察价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沟通情感与理性并融入意志抉择和动机取舍,从而实现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人格的完善。我们都在天空下大地上度过自己的人生,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水中游鱼的快乐与天边浮云的悠闲,领悟到阶前青草的勃勃生机及窗外南山的蕴藉,体察到先贤的贫贱不移和英雄的威武不屈。因为,敏锐的审美耳目、充沛的审美情感和健康的审美灵魂,需要培养和陶冶。而培养和陶冶的过程,即为美育。

关于美的定义,广义来讲就,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人在主动生产和创造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处于解放状态而获得的感受。在此意义上,美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它能不断激发人对美潜能挖掘、彰显智慧,是对人润物细无声般的感化教育,属于本体层面的教育形式。其核心是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内涵是尊重和珍惜生命,让美的感观融入日常生活形式。当灵魂与精神远离,生命逐渐蜕化为一种动物性存在时,美育便脱颖而出,成为人性摆脱畸型状态的重要方法,使之再现崇高,重放光明,再现伟大。可见,美育教育是塑造一个人从德智体全面提升的一种教育形式,正是美育,让生命之花绽放得坚定、优雅而且绚烂。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教育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中,己形成了独特的美育思想。自古以来,中国美育思想的产生时间值得商榷,但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是无争议的。聂振斌在《中国美育思想述要》中指出:“现有的思想资料说明,中国古代审美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思想最早产生于春秋时代早期,经过孔子及儒家的进一步发挥,才形成较系统的理论。”

就人类而言,不懂审美就不会发现美,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古希腊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对美育意识的产生与传承,对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推动可谓功不唐捐。上古时期,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制度,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礼”与“德”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在此,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组成而发端内心,让枯燥严肃的理性染上灵动的色彩。孔子的美育思想是后世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精神价值核心所在,一直被此后的儒家所继承。如战国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通伦理者也”;宋明理学经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将美育理论本体化、精致化、体系化,提倡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人生风范和人生境界,强调通过“乐”这一自由心境的体验,达到真、善、美及知、情、意的统一,等等。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事实上,道德和艺术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精神基石,中华人文精神亦由此带有泓邃的审美品格。如钱穆所言:“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中国之人生乐处,即在是矣。此非中国之文化特质乎!”在中国,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涵养出一种人格审美求善的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甚至不妨说,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就是美育。

纵观历代中国社会,无不将生活化、道德化的艺术作为人格培养的基本手段。这种通过审美中介来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的转变,迥异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抽象“先验理性”或“道德律令”的绝对服从,而是融合具体情境,一方面在艺术审美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又在道德培养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密切,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交融的面貌,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和精彩观点。如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首次全面论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美育架构。蔡元培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借鉴康德、席勒美育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还推动美育列入国民教育计划,让中国现代美育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朱光潜则拓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路,以当时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依据,强调美育对个体心灵的解放功能,突出了美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特征和意义,并将美育落实到人的生命体验之中。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的艺术教育便属于这种美育观点的践行。

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人的美育思想属于启蒙类型,那么,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奉行的美育思想则将美育的终极指向定位于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综言之,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传统的最大超越之处,是形成了以个体独立之“人”为本位的思维方式,重视“人”的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从“人”的心理结构出发,讨论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美育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美感具有想象性特点,在美育教育与对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对美感蕴含着想象特点,美感不仅仅是对外界世界直观的认知,同时也能够通过想象能力的提高,在审美对象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加优化的美学形象。想象能力是每个人以生俱来一种能力,在美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美术创造,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美术教育中应当重视想象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想象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审美对象的外在特点,发掘更加深层次的内在精髓,从而实现对审美对象的真正理解和领会。想象的世界是没有边际的,学生通过美感中的想象性,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美术世界遨游,使精神和心理都获得美的享受。

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内涵一直随时代发展而变迁——从强调对国民性之改造与国家自新图强,到提升国民文明程度、振奋民族精神,再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环节,美育的内涵无论深度抑或广度,都有明显进步,既包括审美教育,也包括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美育与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也因此越来越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继而成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步步脚踏实地以大美化育人民,以大美塑造民族。

在新时代的大好社会环境中,我们特别在美育过程中要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想象的培养对美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美育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想象,通过艺术的某些现象认识到其中的本质。由于美育教育有着较强的层次感,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技巧时可以将审美想象进行有效渗透。学生在学习美术时,通过想象对艺术作品的意境、情感等进行探寻和了解,并在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实现美育素养的提升,从而全面完整地塑造人们的人艺术审美能力与人格魅力,真正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准确传承,发扬光大。


美育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教育在当今中国美育中的地位愈发突出。艺术与审美,皆是人类生命自由的表现,但美育却并不等同艺术教育,前者的内容更加宽泛并包含后者。然而,艺术源自审美,它以审美为基础,是审美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因此,很大程度上,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是重合的,艺术教育乃美育的最佳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的出现属于动态的“生产”,即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生产。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看作人类生产自己的新生命。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生产的理解,无疑更凸显了艺术本身的美育功能。

国家高度重视文学和艺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可见,艺术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掌握方式,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艺术歌颂生命的美好,荡涤灵魂的黑暗,反映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信仰,有助于民族与社会的进步发展;艺术亦与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环境同构,关注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昭示人之存在的真理,使人勇敢而乐观地直面人生、直击现实、直观未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在写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要求以“大爱之心”与“大美之艺”来培养“大德之境”。中华美德是真正的大德。培养中华美德,必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让美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底色。我们进行美育或艺术教育,就要以中国精神为创作灵魂,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理想,将爱国主义注入生命,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民充满温情,对国家充满深情,对创作充满激情,呈现中国艺术独特风格和独到价值。

当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进步思想,传播和平发展价值观时,应借助那些兼具亲切度、穿透性、覆盖面和震撼力的作品,它们充满底气、骨气、正气、大气,是中华美德最好的代言者。中国美术馆珍藏着大量这样的作品,它们是出类拔萃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艺术瑰宝。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通过策划举办越来越多的展览,活化经典、吸引观众,让美育融入公共生活,尽最大可能发挥这些经典作品的美育功能和社会价值。


美育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

生命是每个人感知世界的载体,只有充分认识到生命中的美,才能够实现对生活的热爱。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从单纯的知识型学习转变为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等全方位能力的培养,美感教育即为其中的美育。

应该说,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美育一直如影随形。它让中国人的生命不断积淀文化内容,于感性展开同时完成理性规范,成为中国人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不竭动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将继续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树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养性,以美怡情,以美治言,以美导行,用美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沉淀文化自信沃土,塑造文化秩序与培养文明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美。

如何把美育的目标从单纯的知识型学习转变为一种对整体美感认知的传承,从而真正在文化复兴的进程中,延伸到德育、智育等多个层面的谐同发展,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我想这是我们广大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多加深思的,国家已正式行文明确,2035年全面做到文化复兴,而文化战略的路如何走,这是我们这一批人该出谋划策、集智献慧的时候了,愿大家携手同行,商榷互补,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一分自己的绵薄之力。


陈瑞琪先生,一九四八年出生于中国香港,广东省江门市人。 陈瑞琪从小酷爱书法、美术,视艺术为生命。陈瑞琪现为孔子七十二代后裔孔昭金关门弟子、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翰墨书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院士、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江门市江海区美术家协会荣誉会长、江门市江海区美术家协会第二届名誉主席、中华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入榜艺术家、中国非遗(国画、书法)高级传承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阅读1650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